清代臺灣之客家移民


前 言
研究清代臺灣史,一定無法迴避清代臺灣漢人的原籍與移墾社會問題。而清代移民的兩大重要分類「閩」、「粵」,或者以「閩南」、「客家」為區分,根據近幾年來的研究,其實皆有相當可議之處。因此有所謂傳統的林橫道先生[1]及洪敏麟先生[2]「泉州人先到,聚居海岸平原;漳州人後到,散居平原;客家人最後到,分佈於近山地帶及丘陵區。」的說法;或者是尹章義先生[3]和施添福先生透過區域史研究所發現的「原鄉人選擇移居地,會以原鄉的熟悉地形優先。」[4]之見解;甚至是陳紹馨先生[5]與戴寶村先生運用日治初期的調查報告所得到的以下結論,「來臺灣拓墾的先民之中,以福建人為多,這因為福建距離臺灣最近,廣東省的人則次之,因為廣東比起福建,距離臺灣稍微遠了一些。所以移民來臺灣的人口,福建人比客家人多。日本人在西元1926年的時候,曾經對於住於臺灣的漢人,作了一次祖籍的調查。結果是福建人佔了總數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廣東人則佔百分之十五點六。在福建人的百分之八十三點七裡面,泉州人佔了百分之四十五,漳州人佔了百分之三十五。我們大致上可以參考那一次的調查結果,依其統計仍然可以瞭解,目前的臺灣人,乃是以鶴佬人(閩南人)占多數,客家人次之。在地理空間的分布上,泉州人比較多是住在靠海線的西南沿海地方,漳州人的居住地則比較靠內陸地方,廣東人大部份是居住在丘陵地,或者是靠山的區域,或者是也有移民到花蓮、臺東的地區。」[6],這些理論,都面臨原鄉判定困難的瓶頸,進而造成無法解釋局部現象,因此期盼透過不同的主題之研究回顧,以對此問題能有較清楚的辨識。
一、總論
回顧客家研究的歷史,有人認為以1808(嘉慶13)徐旭曾的《豐湖雜記》[7]作為客家研究的濫觴。陳運棟先生則認為客家研究以從本世紀開始比較妥當。[8]1910年代以後,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看到客家人與當地土人發生很多磨擦。而這種土客糾紛,莊吉發老師則透過故宮檔案比較,指出與廣西、湖南等省的土客械鬥,頗為類似[9]。羅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導論》裡面,提出著名的客家研究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為1868年到1904年,由於太平天國運動的發生,以及廣東西路土客糾紛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使得客家問題首次為世人所注目,有許多外國傳教士開始對客家人的歷史、語言及其它相關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第二個時期是1905年到1919年,由於上海商務印書館教科書提出客家人不是漢族的說法,引起客家人的不滿,紛紛組織研究團體闡述客家源流,追溯客家與中原漢族的淵源關係;第三個時期是1920年到1930年,所謂五四新文化運動興起以後,一些從外國留學回來的學者,運用近代人類學、民族學和民俗學等新興學科的知識,研究中國人種和民族,其中也包括對華南地區客家民系的調查與研究;到1930年以後,中國學術機構開始對客家民系作現代學術探討,如燕京大學在顧頡剛、洪煒蓮先生的提議下出資進行調查報告。這個時候最早接受委託的是有名的客家學的奠基者羅香林先生。他的經典之作有兩本,一本就是《客家研究導論》,1933年出版;然後在1950年香港崇正總會30週年紀念特刊上發表《客家源流考》。[10]這兩本書成為以後客家歷史研究的主要探討依據。[11]
羅香林先生可以說是客家研究的奠基者。他的成就主要就是從考察客家的淵源流變的角度,釐清了客家人的種族屬性,論證了客家乃漢民族中的一個民系。另外受限於客家研究在歷史正史上很少有相關資料,羅香林先生大膽的運用客家的族譜、譜碟資料和正史記載相互結合、印證,從而在文獻資料上為客家問題研究開創了一個新的天地。不過從他的著作當中,隱約可以發現羅香林先生是先有假設,為了證明假設成立才取符合的例證。另外對於族群建構的論述,楊長鎮先生認為羅氏的論述,是源於客家人在政治變遷過程中被其他族群污名化的情況下,所產生防衛性的論述方式,而把客家人歸成最精粹的漢人民族,是最具有中原文化的漢人的說法,並將此一論述融為中華民族的體系之中[12],有為政治服務之嫌。
1949年直至本世紀的70年代,中國大陸禁止研究有關客家問題,所以沉寂了一段時間。這個時候在臺灣仍然有客家書籍問世,1949年以後最早是郭壽華先生的《客家源流新志》,是就《客家源流考》部份再稍微擴充,篇幅不大。然後是1978年陳運棟先生的《客家人》,基本上是把各家學說綜合起來的作品。另外鄧迅之先生的《客家源流研究》,就是目前常常被人引用的幾本書。到了1985年所謂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大陸的客家研究重新興起,其中較有影響的專著,有1991年劉佐泉先生著的《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1991年張衛東先生著的《客家文化》,篇幅不大。1992年陳支平先生著的《客家源流新論》;1994年房學嘉先生的《客家源流探奧》,這本書出來以後,引起很大的迴響;1995年謝重光先生的《客家源流新探》;以及1996年林浩先生著的《客家文化新論》。這幾本書大概是目前研究客家歷史比較有名的著作。大陸上有關客家研究的論文、集子不下兩千篇,但是集成一個專著,並且可以提供我們很完整資訊的大概就是這幾本書。[13]
二、「客家」身份的判別
()客家
根據羅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第三章「中華民族中客家的遷移和系統」,利用各姓氏族譜的研究,將客家遷移分為五個時期,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五胡亂華影響,由中原遷至鄂、豫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南北岸,以至贛江上下游(約西元317879)[14]。但是到了明、清時期[15],因人口與土地失去均衡所產生的壓力造成人口流動,移民大量從高壓地區流向低壓地區[16],這其中當然包括客家人。因此有從中國大陸流向臺灣,[17]也有從福建流向廣東,甚至從閩南至閩西,或閩西至閩南[18]。傳統認為:「早期渡臺的客家人,大都屬於嘉應州屬的各縣人民。」到了庸、乾年間,渡臺移民「除粵東府屬者外,還包括有福建汀州府屬的客家人。」[19]
()「福佬客」
最早使用「福佬客」這個名稱的是林橫道先生。他在彰化員林、永靖一帶發現許多居民從祖籍、習俗等方面來看,應是客家後裔,但語言已經失落,改說閩南語;他把這樣的一群人稱為「福佬客」[20]。之後,這種說法普遍被學界接受。如中研院民族所許嘉明先生的「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敘述了彰化地區福佬客區域性的共同祭祀和聯庄組織(許嘉明,1975)。謝英從(1991)則介紹了彰化縣永靖鄉的聚落發展過程,指出該鄉自墾拓迄今的家族幾乎都來自廣東饒平。李豐楙(1993)發現中彰雲地區福佬客仍有不同於福佬人的「客仔師」道士系統。鄭旭宏(1994)談論屏東佳冬鄉的閩客文化互動,包含該鄉閩客二族祭祀、聚落等方面的異同比較。呂嵩雁(1997)「石門鄉志」記錄了當地永定話的殘存詞彙。羅肇錦(1998)談及漳州客屬語言的失落,他以全濯送氣等例子,說明現今漳州閩語有些成份與客語相似而和泉州不同,應是客語殘存的現象。[21]不過並非所有學者皆認同「福佬客」的存在,如中研院施添福教授便認為廣東潮州(饒平等地)、惠州(海豐、陸豐等地)來臺的移民應該原本就是說閩南語的,因此彰化一帶的潮惠州移民不是「福佬客」,而是自始至今都為福佬身份。[22]
另外中國大陸學者也發現,福建南部閩客二語接觸地帶客語不斷退縮的現象,如福建師範大學莊初升、嚴修鴻1992-93年間調查,現在漳州地區還說客語或閩客雙語的地點包括南靖、平和、雲宵、詔安等縣部份地區,這些已經比過去縮小甚多。廈門大學的曾少聰探討客語與閩南語接觸所產生的質變。[23]鄧曉華說明閩客接觸下,客家人不只語言受到影響,其他文化表現也深深沾染閩南人之習性。[24]由此可知,非但臺灣客家族群受閩南文化影響,就連中國大陸亦有相同情況。甚至可能在明、清時期之湖南、廣西、江西、廣東、福建等地,客家人與當地住民混居或交界之處,普遍已經存在文化同化情形,因此,對於臺灣客家研究,增添不少判斷客家身份的困難。
 三、日治初期本籍調查
日治初期之日本人所舉辦的各種調查,也相當有助於瞭解清代的臺灣社會[25]。不過對於有關臺灣漢民族原籍數據及分類,以及戶口名簿「閩」、「廣」之分,必須審慎參考,以免造成「閩」、「廣」、「客」混淆。
()根據明治29年至明治40年臺灣總督府小川尚義所編纂的《日臺大辭典》緒言指出,本書以在廈門所編之《廈英辭典》為中心而編譯[26],其中犯了一個相當嚴重的錯誤,將臺灣語概分為南部福建語與客人語,其中南部福建語只分為漳州語與泉州語,而客人語認定為廣東語之謬誤,完全忽略客家人可能來自閩西,廣東人不等於客家人的問題,更不用說在漳州的客家人了。如此造成治臺50年間,閩、客本籍數據嚴重錯誤,其論點可以其所附之「臺灣言語分佈圖」(附件一)清楚辨識。
()接著為明治38101日起進行的第一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這次亦可以從「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所關所帶票樣式」之第三欄種族與第12欄常用之語之處發現同樣的錯誤,而「所帶票記入須知」上也是與《日臺大辭典》犯了同樣的錯誤。因此明治41年所發行的《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27]之本島人本籍數據便與實際現況有所出入。
總數
漢人
蕃人
總數
福建人
廣東人
其它
熟蕃
生蕃
2973280
2890485
2492784
397195
506
46432
36363
100.00%
97.22%
83.84%
13.36%
0.02%
1.56%
1.22%
下表為扣除內地人及外國人後數據:

土語
總數
福建語
廣東語
其它漢語
蕃語
2973017
2564920
364692
160
43245
100%
86.27%
12.27%
0.01%
1.45%
常用語調查結果(扣除內地人及外國人)
()接著大正15(1926)臺灣總督府官房課所做的「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倒是以更細的類別說明了漳、泉、潮、惠、嘉等州府的移民在台比例及分佈,而1935年最後一次「國勢調查」則遍及當時每個街庄下的村里閩粵人比例[28]。這些都犯了同樣的錯誤。
所以日本總督府對於臺灣漢移民的認知,可以伊能嘉矩昭和3年出版之《臺灣文化志》為代表,「移殖臺灣之漢民原籍地,主要為福建、廣東兩省,至於來自其他地方之移民為數極少。自福建移往之漢民稱閩屬,俗呼曰福佬人,其方言屬為閩語系之南部福建語。自廣東移往之漢民稱之粵屬,俗曰客人或客家,其方言屬為粵語系之廣東客人語。然而更將之細分別,則閩屬中佔最多數為泉州(晉江、同安、南安、惠安、安溪5)、漳州(龍溪、詔安、平和、漳浦、南靖、長泰、海澄七縣)等二府之民,其次為汀州(永定)、興化(莆田、仙遊)等二府。粵屬中佔最多數為惠州(海豐、歸善、博羅、長寧、永安、陸豐、龍川、河源、平和)、潮州(潮陽、海陽、豐順、揭陽、大埔、饒平、惠來、澄海、普寧9)之民。」[29]如此便可以清楚瞭解日治時期閩粵數據錯誤之處。

結 論
閩客分佈區域與臺灣漢人開墾史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無法有效界定閩(漳、泉)、客、粵之分,對於清代臺灣各地區所產生的分類械鬥成因,以及原籍信仰(如三山國王廟、義民廟、開漳聖王廟)發展出的文化行為及地區建築特色,都將無法有效統整形成一個完整理論,而這其中更是跨越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學科範疇,並且必須有效整合兩岸各地之相關研究著作,如此才能清晰的勾勒出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

結 論
閩客分佈區域與臺灣漢人開墾史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無法有效界定閩(漳、泉)、客、粵之分,對於清代臺灣各地區所產生的分類械鬥成因,以及原籍信仰(如三山國王廟、義民廟、開漳聖王廟)發展出的文化行為及地區建築特色,都將無法有效統整形成一個完整理論,而這其中更是跨越歷史學、地理學、人類學、語言學等學科範疇,並且必須有效整合兩岸各地之相關研究著作,如此才能清晰的勾勒出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

徵引書目

1.   臺灣總督府,《日臺大字典》,明治40年。
2.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明治41年。
3.   臺灣省文憲會,《漢譯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民國  年。
4.   臺灣總督府,《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記述報文》,大正13年。
5.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臺灣省:臺灣省文獻會,民國74)
6.   羅肇錦,《臺灣的客家話》(台北市:台原,1990)
7.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
8.   潘英,《臺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台原,1991年。
9.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師大華語文碩士論文,1999年。
10. 林衡道,〈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臺灣地區開闢史料論文集》。
11. 王見川,〈台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與調查-以史料、研究者為考察中心〉,《宜蘭文獻雜誌》36期,民8711月。
12. 邱彥貴,〈三山國王是台灣客屬的特有信仰---粵東移民原居地文獻考察的檢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期。
13. 張志成,〈臺灣早期民間信仰發展與廟宇建築型態的演變〉,《史聯雜誌》34期。
14. 莊華堂,〈客家人、福佬客的開發背景與現況〉,《歷史月刊》19993月。
15. 安國樓,〈明清之際臺灣的移民族群與客家移民問題〉,《臺灣源流》11期。
16. 陳運棟,〈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
17. 林衡道,《鯤島探源》,青年戰士報出版,民74年。
18.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省文獻會出版,民694月。
19. 尹章義,〈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比較研究法--以台北及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19996月。
20.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199710月。
21.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1979年。
22.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研究》,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
23. 徐旭曾,《豐湖雜記》,1808(嘉慶13)
24. 莊吉發,〈清代閩粵地區的人口流動與臺灣的社會衝突〉,《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淡江歷史系,19955月。
25.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10月。
26. 徐正光,〈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
27.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著,《中國移民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7)卷。
28. 施添福,〈從臺灣的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
29. 劉南彪《臺灣客家小考》,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891期。
30. 林嘉書、林浩《客家土樓與客家文化》,博遠出版,1992



(1).  林衡道,《鯤島探源》,青年戰士報出版,民74年,P1173
(2).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省文獻會出版,民694月。
(3).  尹章義,〈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比較研究法--以台北及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19996月,P7
(4).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1945),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出版,199710月,P70
(5).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1979年,P448-P452
(6).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研究》,師大歷史研究所專刊。
(7).  徐旭曾,《豐湖雜記》,1808(嘉慶13)
(8).  陳運棟,〈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7
(9).  莊吉發,〈清代閩粵地區的人口流動與臺灣的社會衝突〉,《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淡江歷史系,19955月,P26
(10).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10月。
(11). 陳運棟,〈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7
(12). 徐正光,〈臺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32
(13). 陳運棟,〈客家研究的歷史課題〉,《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8
(14). 羅香林,《客家源流考》,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8910月,P1-P106
(15). 葛劍雄、吳松弟、曹樹基著,《中國移民史》(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7)第六卷
(16). 莊吉發,〈清代閩粵地區的人口流動與臺灣的社會衝突〉,《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淡江歷史系,19955月,P2
(17). 安國樓,〈明清之際臺灣的移民族群與客家移民問題〉,《臺灣源流》87年秋季刊,P32-P39
(18). 施添福,〈從臺灣的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13-P14
(19). 劉南彪《臺灣客家小考》,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891期。
(20). 林衡道,《鯤島探源》第二冊,青年戰士報出版,民74年,P1176
(21).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師大華語文碩士論文,19996月,P1
(22). 施添福,〈從臺灣的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創刊號,199810月,P12-P16
(23). 吳中杰,《臺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臺師大華語文碩士論文,19996月,P2
(24). 莊英貴。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文化研究論文集》,中研院民族所,19945月。
(25).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1979年,P31
(26). 臺灣總督府,《日臺大字典》,明治40年。
(27). 臺灣總都府,《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記述報文》,明治41年,P16
(28). 臺灣總督府,《臺灣國勢調查記述報文》,昭和10年。
(29).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臺灣省:臺灣省文獻會,民國7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文章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