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臺灣畲民初探


刀耕火種是福建畲民未進入漢民經濟時的主要謀生方式。而臺灣的平埔族群也有類似的耕作方式。這種耕作方式,相當經濟。但也迫使他們必須不斷尋覓其他未開發之地,隨著耕地向各地遷徙。所以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以及臺灣,刀耕火種在漢人勢力未達之前,為少數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但這樣的耕作模式,往往因水土保持的破壞,造成重視水利設施的漢人的困擾。當漢人接觸到畲民或平埔族的勢力範圍時,衝突就時而常見。
盤瓠傳說是畲民家族的傳世記憶,普遍影響畲民的日常生活及文化儀式。在臺灣北海岸的平埔族之中,從金包里社到小雞籠社,有類似盤瓠傳說的紀錄。最特殊的是宜蘭二結鎮安宮,有全臺罕見的殺犬祭王的儀式。漳浦畲民透過盤瓠傳說,反覆進行傳統儀式,強化家族的凝聚,在漢化的過程中,以延續畲民的意識。如果缺少盤瓠傳說之核心價值,相關儀式活動就如同失根的蘭花,除留下藍氏姓氏之外,畲民將如同其原籍地漢人一般。
清代漳浦藍姓移民大都在清乾隆年間遷徙來臺。其類別可分為武官業主及一般百姓。除了藍廷珍及藍鼎元家族藉由官府勢力招墾發展成為地方勢力外,其他就同其他漳州移民,招佃拓墾,待經濟穩定後發展宗族。其分布區域大都與其原籍移民有關。目前資料以藍引族系族譜最具有畲民特色,詳細記載畬民族源傳說、姓氏由來、盤瓠祖圖、分布狀況、祭祀活動,以及畬民與開漳聖王之間的恩怨。其他則以漳州、泉州或粵東人來(來自廣東大埔)自居,分布在桃園、宜蘭及北臺灣的沿海地帶。由於來臺開墾較早,並無當地勢力可引為已用,因此往往受招佃、墾隘,赴漢番交界區維生,因此留下許多與平埔族之間的互動紀錄。
畲民、平埔族與漢文化的接觸與互動的經驗,有不少可以互相對照之處。如漳浦赤嶺藍歡家族,以閩南漳州人的角色進入龍潭客家勢力範圍,接受十股寮平埔族蕭家的招佃,後代子孫加入以熟番守隘為主的隘丁, 甚至遭生番殺害。其跨越族群角色的認同,從畲民、漳州人、閩南人、客家人至熟番(平埔族),最後遭生番(山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殺害,幾乎融合清代臺灣所有的族群,是其中相當特殊的案例。而霄裡社蕭家,透過與漢業戶合作開發水利,引進漢佃,設隘開墾,建立漢人信仰-銅鑼圈的三元宮,逐漸融入當地漢民族文化。屋宅、祖先牌位及祭祖儀式全仿造漢人。最後在民國49(1960)年的新修族譜中,依附漢人的集體記憶,改變後代子孫的認同,揚棄少數民族的標記。 其過程就如同漳浦畲民一般,但在近年來的少數民族政策之中,重新恢復其原來身分。
畬民移民來臺,亦將其家鄉的信仰帶到臺灣。然而從唐朝漢人入閩設州置縣,從史書及民間傳說中不斷記錄著漢人與少數民族彼此的衝突,因此反映在開漳聖王的信仰,畲漢之間有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但是由於漳浦畲民相對於福建其他畲民聚居之處,因與漢人互動時間最長,且由於藍理以下的漳浦藍姓在當地擁有相當的勢力,藉由軍功及科舉功名,發展成為漳浦重要家族,甚至藉由平臺戰役之便,將勢力延伸至臺中藍張興庄及屏東里港。並結合「漳浦準政治集團」,影響清初治臺政策,漢化極深,可視為漢人統治集團。但位於赤嶺及湖西深山一帶的藍姓畲民,至戰後仍保有相當的畲民傳統,其相關盤瓠傳說之族圖文物,也保留至文化大革命才遭焚毀。更重要的是,當地畲民自古就不接受開漳聖王信仰,與絕大多數漳州漢人不同,因此至今仍被視為畲民。但除了開漳聖王之外,當地畲民仍受漢人影響,入境隨俗,接受了漳州人所信仰如三官大帝及古公三王(三王公),以及因藍理個人所崇拜的撫順將軍馬仁。其中赤嶺雨霽頂三界公廟,甚至發展成為海內外重要的三官大帝信仰。這些畲民信仰,如同其他閩南民間信仰與家族制度的關連,透過家廟與當地神廟的結合,藉由神靈的祭典與崇拜,凝聚家族的共識,美化祖先的傳說,強化內部的團結與控制,在閩南高度發達的宗族社會中,以對抗不同家族的勢力。
漳浦藍姓畲民移民來臺後,除了臺中藍張興庄及屏東里港為家族勢力的延伸之外,其餘藍姓畲民皆因地緣關係,與原籍移民共同開墾,以因應家族勢力無法保護個人身家安全之困境。因此在桃園及宜蘭等地的藍姓移民,皆與其漳泉移民分布區域有關。而開漳聖王及三官大帝信仰因神格較高,地域色彩濃厚,可以獲得原籍移民的認同。而古公三王(三王公)信仰,在漳浦地區與臺灣皆因神格與土地公相當,為地方社神,除了發展成為家族家廟外,便是引進神格更高的信仰,以拓展更大的信仰圈。而宜蘭二結王公廟幸而保存信仰傳說,並因交通便利成為宜蘭古公三王信仰的共主,為海峽兩岸現存之古公三王(三王公)信仰的典範。
漳泉之差異,在於其文化中融合著非漢民族的成分。16世紀,泉州為海上絲路起點,大量的阿拉伯人進入泉州通商,在此定居,與當地女子通婚生子,採納漢姓。如蒲、郭、丁等姓,皆有可能為阿拉伯人後裔。而漳州的文化,從陳元光父子進入漳州開始,便是一頁頁的漢文化與少數民族的融合史。在漳州的傳統信仰、風俗習慣以及民間小說等各方面,呈現多元民族的風采。畲民移民來臺之後,帶來原鄉的信仰文化,為適應當地的地理人文環境,再度融合不同族群,發展出新的面貌。在兩岸開放之後,透過民間交流、宗教傳播及學術研討,又再次產生新的融和。
在過去閩臺的族譜記載中,不論是透過口述或是族譜代代相傳,總強調祖先來自中原,因避難而遷徙到東南沿海省份,因此語言仍保有古音,進而推論出閩南人及客家人為中原漢人的後代。然而近年來臺北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林媽利,累積許多台灣閩南人與客家人遺傳基因的資料,透過血液中白血球組織抗原,統計出閩南及客家人基因的頻率,與國際資料庫裡亞洲各族群的資料比對,算出不同族群間的基因距離,再得出不同族群間的親緣關係。結果發現,臺灣的閩南人與客家人在血緣上幾乎一致,與東南亞華人及大陸東南沿海少數民族接近,屬於南亞洲人種,相對於北方漢人及北亞洲人,在遺傳基因上有相當的距離。同樣的結論在許多國際上的研究中都可以看到,民國81(1992)年北京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也曾發表類似的結果。 如今從漳浦藍氏族譜中,透過清代漳浦藍氏移民在臺的墾拓過程,看到他們以漢人的面貌面對新的環境。這些點點滴滴的調查,似乎也從史料中呼應林媽利的研究,逐步拼湊閩臺人民與少數民數的關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文章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