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太陽花學運後,臺灣社會政治光譜,逐漸由藍綠、統獨劃分,成為貧富與階級對立。戰後嬰兒潮所引發的世代對立,再加上居住人權與分配正義屢屢成為國內輿論焦點,這些都是社會學習領域關注的議題。去年(2014年)11月出版的《21世紀資本論》中文版,在兩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的推薦下,吸引許多的目光及廣泛的討論。作者從近兩百年來的政府稅收資料中,橫跨二十餘國,透過經濟、政治和歷史脈絡,分析全球資本的流動,為漸趨惡化的貧富不均提出論證與解答。提醒我們,當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時,權力也容易集中於少數人手中,極端的貧富差距勢必徹底動搖民主社會的基石。 國小社會輔導團除了協助臺北市國小社會老師精進外,亦希望拓展視野,增進與社會脈動的結合。因此將《21世紀資本論》當作本學期共讀書籍,透過團務的零碎時間,輪流由夥伴擔任導讀,並透過「地產大亨」或「大富翁」桌遊操作,理解書中有關勞動所得與資本利所得的差異,進而理解當今全球所共同面臨的社會問題。 不過書中提到透過提高稅賦達成財富重新分配,如此才能實現公義社會。但如果無法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讓企業創造財富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如今在快速便利的全球化金融市場,傳統國家體制又將如何控制資金流動?此外,許多富人如巴菲特也支持多繳稅盡社會責任,但他們普遍無法忍受無效率的管理浪費資金。所以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將畢生所賺取的資金投入蓋茲與美琳達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努力改善第三世界公共衛生,創新科技改善生活環境,提高資源再利用率。對他們而言,這些遠比捐助給政府或透過徵稅,再由龐大的官僚機構分配來得更有效率。 因此透過團員彼此的辯證與反思,了解仇富只會增加對立,提高稅率亦可能造成資金、人才與產業外流,甚至滋生貪瀆腐敗。面對少子化嚴重的臺灣,改善教育環境,創造社會流動,提升國際競爭力,讓年輕世代在沒有良好的社經背景下,願意投入知識創新,這些將是我們努力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我的文章與資料